加拿大央行将于周三(17日)公布议息决定,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打破连续三次“按兵不动”局面,减息0.25厘至2.5厘。不过,周二公布的8月份通胀数据,或成为最后关键因素。
市场预测8月消费物价指数(CPI)按年升至2%,高于7月的1.7%,通胀回升主因能源与食品价格上扬,撑高物价。牛津经济研究院指,部分食品价格升幅源于加国对美国果汁等货品征收反制关税。不过,由于9月起大部分关税已被撤回,加上下季经济恐再度收缩,通胀压力料将放缓。
加拿大就业仍显出疲势。央行7月底曾指出,若劳动市场持续转弱,或需再减息。最新数据显示,7至8月全国共流失逾10万职位,失业率升至7.1%,反映疲势已蔓延至非贸易受冲击行业。经济师认为,这足以推动更多决策委员支持减息。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央行9月减息四分一厘后,10月将再减一次,政策利率降至2.25厘,即官方定义的“中性区间”下限。道明经济(TD Economics)亦认为,最终利率会落在2.25厘,惟减息周期已接近尾声。
分析又指贸易战与财政预算仍然添加不确定性。 虽然贸易战阴霾令央行倾向“小步走”,但另一大变量是卡尼政府即将公布的秋季预算。总理卡尼已表明将推行紧缩开支,同时加大国防与基建投资。专家指,若财政刺激力度强劲,或减轻货币政策的压力。 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审慎观望,避免“大幅减息后再被迫回头”。有经济师直言:“对央行来说,最不想做的,就是走错一步再掉头。”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星岛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