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温哥华城市规划者大刀阔斧地减少停车位,取消对新项目开发的停车位建造标准,他们可能没想到,随之而来的问题远不仅仅是“停车难”的问题。
停车位的减少,正在悄然改变家庭出行方式、社区宜居性以及商业命脉,甚至影响到城市的社会结构。
从“车位充足”到“零车位”开发,城市理念彻底翻转
停车问题近年来在卑诗省乃至整个加拿大,正迅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去几十年,建屋时配置充足停车位是理所当然的事——30年前,在北美,独立屋通常配有三四个车位,新建公寓每个单位至少附带两个停车位。
如今,风向彻底转变。各级政府正允许、甚至鼓励开发商“不再设置停车位”。
2023年,卑诗省政府推出重大立法:允许在大部分城市的独立屋用地上建造4至6户住宅,不再强制设车位。
同时,凡是位于重要交通枢纽800米范围内的新建高层,也不得强制要求开发商提供停车位。
温哥华更是走在最前面——全市范围取消了所有土地用途的最低车位要求,让开发商可以完全自主决定是否设车位。
政府与开发商:专注“理念与利润”
地方政府的说法很明确:取消停车要求是为了应对气候危机、减少汽车碳排放、鼓励步行和公共交通。
开发商则拍手叫好——因为减少停车场意味着显著降低建造成本,可让利润最大化。
大温都会局(Metro Vancouver)的报告更进一步指出,路边停车供应过剩,暗示停车设施建设是“浪费资源”。
政府规划 vs. 现实生活:家庭和工人最受冲击
但城市从来不是冷冰冰的规划图,而是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温哥华城市屋与公寓开发商詹姆斯·埃文斯(James Evans)直言:“当代规划理念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脱节。”
他指出,大多数家庭依然需要一辆车。
即便温哥华的公共交通与共享出行系统相对发达,但要家庭完全脱离汽车,“并不现实”。
“试想你是一位孩子的冰球教练,要带一堆装备去溜冰场,却得先找辆Evo(共享车)?或者骑车送货?这太荒谬了。”
在租赁市场中,情况更严峻。许多项目每个单位只配“半个停车位”,有的甚至连这一半都没有。
温哥华最具争议的案例之一是基斯兰奴角(Kitsilano Point)的Sen̓áḵw高层项目——
11个塔楼,6,000套住宅,却仅有约850个停车位,平均每7户仅1个车位。政府称之为“极简停车开发”——希望居民完全依赖巴士与单车出行。
意外副作用:小企业成了最大受害者
停车位的消失,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也在悄悄拖垮本地小商家。
埃文斯指出,市府为提升巴士通行速度,取消了百老汇街(Broadway)、菲沙街(Fraser St.)、缅街(Main St.)和固兰湖街(Granville St.)沿线的停车位,结果导致沿街商家生意惨淡。
“原本下班顺路停车买点东西的顾客,现在根本没地方停。”
他直言,这样的政策“本意崇高”,但现实结果却可能是——更多商家关门,城市的“步行社区”反而失去了商业活力。
前大温都会局首席规划师克里斯蒂娜·德马科(Christina DeMarco)对此深感忧虑。
她担心,当所有路边停车位被占满后,城市会陷入什么局面?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她说。
西门菲沙大学(SFU)城市项目主任甄瑞谦(Andy Yan)则警告:政府在未深入研究社区影响前,就强行推行减少停车的政策,
“这样的猜测,代价可能会非常高。”
减少停车位,确实可以让城市更绿色、更紧凑,但若忽视现实生活的需求——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停车位,承载的其实是家庭的便利和商家的生意。
再高远的城市理念,也可能被现实撞个粉碎。
内容来源:https://vancouversun.com/opinion/columnists/parking-peril-the-growing-disconnect-between-bc-policy-and-reality
【声明】本文由The House Club编译制作,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