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时尚圈最近接连传来大新闻,一边是华人最爱的潮牌电商SSENSE突然申请破产保护,另一边是国民品牌加拿大鹅被传要卖身私有化。两个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如今却都陷入了不小的风波,让人唏嘘。
先说SSENSE,这家总部在蒙特利尔的潮牌电商,陪伴了不少年轻人的时尚青春。很多人买小众设计师的衣服、鞋子、包包,第一反应就是去他们家网站淘,尤其华人圈更是忠实粉丝。谁能想到,这么一个估值曾高达50亿加元的电商巨头,如今竟走到要申请债权人保护的地步。
CEO拉米·阿塔拉在给上千名员工的内部信里,写得很悲壮。他说公司本来想好好跟债权人商量出路,结果对方突然绕过他们,直接走法律程序想强行把公司卖掉。这操作就像是被“逼宫”,SSENSE只能赶紧反击,也向法院提出申请,希望至少能把主动权抢回来。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公司把矛头对准了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政策。美国不仅大搞关税战,还取消了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税入境。以前大家在SSENSE下单寄到美国,买件衣服鞋子很方便,结果政策一改,动不动就被收关税,美国市场一下子就凉了一大截。偏偏这几年奢侈品市场整体下行,年轻人消费力下降,SSENSE的销售额直接暴跌,两位数的下滑让他们喘不过气。
今年5月,公司已经裁掉了8%的员工,还砍掉了部分福利,奖金也被冻结。可是这些节流措施,依然没能挡住现金流的恶化。眼看债权人要直接把公司拎出来卖,SSENSE只能拼死一搏。创始人说得很直白:“规则变了,但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
消息一出来,网上的华人直接炸锅了。有人喊“别啊,这是我最爱的电商!”有人直呼“哭死了,那以后加拿大人怎么买潮牌啊?”也有人一针见血地吐槽:“加拿大真是一个倒闭之国,什么都撑不下去,到最后只剩下Dollarama。”一边是调侃,一边其实透着对大环境的担忧——一个估值几十亿的公司,说垮就垮,这国家的经济到底怎么了?
与此同时,另一家加拿大时尚招牌——加拿大鹅,也传出了“可能被卖”的大消息。和SSENSE不同,加拿大鹅还没到撑不住的地步,但它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被曝已经接到多份私有化收购报价,甚至已经请了高盛当顾问。这意味着,加拿大鹅可能会被私募基金甚至海外资本接手,彻底从上市公司变成一家私人企业。
这消息一出,加拿大鹅的股价倒是先涨了一把,盘前直接跳了9%。投资者闻到收购机会,短期兴奋,但这背后其实藏着品牌的焦虑。加拿大鹅近几年扩张太快,搞了眼镜、雨具、夏季服饰,成本飙升,利润却没跟上。7月财报一出,亏损比预期还严重。虽然因为产地在加拿大本土,它还算躲过了一部分关税风暴,但消费市场整体疲软,奢侈品也卖不动,谁能保证未来不更难?
有意思的是,传出有意接手加拿大鹅的买家里,不乏中国力量。像波司登、安踏,以及和它们合作的基金都在名单里。如果真成了,中国资本收走加拿大鹅,那画面还挺魔幻的。想象一下,以后我们熟悉的鹅标羽绒服,背后的大股东可能是中国公司,多少有点“时尚民族工业大收购”的意味。
一个奢侈潮牌电商,一个高端羽绒服巨头,看似两件事,其实折射出的是同一个现实:加拿大的时尚产业,正在失去昔日的光环。消费降级,市场萎缩,政策变化,资本博弈……这一连串的因素,让这些曾经高光的名字,如今也要为生存拼命。
对消费者来说,短期内SSENSE还在照常营业,网站也没关,员工工资也还正常发。只是不知道能挺多久;而加拿大鹅则还在等待竞价,最后会落到谁的手里没人能说清。对加拿大来说,这些公司可不仅仅是品牌,它们也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现在一个陷入债务泥潭,一个可能要拱手卖掉,多少让人有种“梦醒了”的感觉。
有人说,加拿大越来越像个“空壳国”,什么产业都撑不久,最后连引以为傲的时尚招牌也守不住。或许这话有点悲观,但眼下的局面,确实让人难以乐观。
【声明】内容及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