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清洁阳台,却引来邻居投诉,最终被罚8200元?最近,一位居住在卑诗省的华人房主,因使用吸尘器打扫露台,接连收到重额罚单。幸运的是,他最终赢得了官司,成功推翻所有罚款。
清洁太频繁遭投诉,罚款高达8200元
据加拿大CTV新闻报道,卑诗省华人业主胡先生(Yi-Fei Hu,音译)居住在一个由联排别墅和相邻十层高楼组成的小区。他因经常使用吸尘器清洁自家露台和庭院,被住在高层的一位邻居投诉“制造噪音”。
第一起投诉来自这栋高楼六层的一位住户,称胡先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吸尘器,“有时一用就是几个小时”。三周内,胡先生又被投诉五次。一年内,相关投诉不断增加。
最终,小区物业以“违反市政附例、制造不合理噪音”为由,先后四次对胡先生开出罚单,金额分别为:
2023年12月18日:1400加元
2024年5月1日:200加元
2024年8月16日:4000加元
2024年12月12日:2600加元
合计罚款高达8200加元。
房主不服上诉:吸尘器不是“扰民武器”
面对巨额罚款,胡先生提出上诉。他认为邻居的投诉未经过充分调查,而吸尘器本身的声音也不至于被认定为“制造不合理噪音”。
案件于2025年5月12日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庭最终判胡先生胜诉,撤销所有罚款。
法庭:物业调查不力,证据不足
根据法庭文件,仲裁庭成员J. Garth Cambrey指出,法律对“滋扰”的定义是:对业主正常使用财产造成“无法被普通人容忍”的不合理干扰。
他认为,邻居提出的多次投诉均属“主观意见”,缺乏客观依据;而物业管理方也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支持这些指控。
裁决书明确指出:
“我承认胡先生确实在连续几天使用吸尘器清洁露台和庭院,但物业方从未进行任何实地检查,也未提供噪音分贝数据或专家评估报告来证明吸尘器的声音确实不合理。”
Cambrey进一步强调,不能因为缺乏专业评估就主观认定吸尘器的噪音构成扰民。
“我并不是说吸尘器的声音一定合理,但问题在于,物业方没能证明它不合理。”
物业提出反诉,结果再次遭拒
在败诉后,物业公司不甘心,还反向提出申请,要求法院下令限制胡先生每天只能在上午10点到下午5点之间使用吸尘器,每次不超过5分钟。
但仲裁庭认为,既然物业未能证明其指控成立,就无从限制住户的正常生活行为,因此驳回了物业的请求。
最终,除了撤销罚款外,法院还责令物业管理公司向胡先生支付225元仲裁费用。
结语:清洁权与邻里关系,如何平衡?
这个案例再次提醒我们,邻里之间的摩擦,有时并非对错分明,而在于“是否合理”。作为房主,有权清洁自家空间;但作为邻居,也应有基本的生活安宁。问题的关键,是要基于事实、以理服人,而不是动辄投诉或处罚。
更重要的是,对于物业管理机构而言,承担调查责任、提供有效证据,是执行规章的前提,而不是靠主观判断草率执法。
事件虽然告一段落,但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如何在多元社区中实现权利与责任的平衡。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声明】内容及图片整理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