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统计局本周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不仅低于3月的2.3%,也首次跌破加拿大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这主要归因于国际油价走弱,当月汽油价格同比大跌18.1%。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由于联邦消费碳税被取消,整体能源价格大跌12.7%,加拿大4月的年通胀率从3月的2.3%降至1.7%。分析师原本预测年通胀率将降至1.6%。从月度数据来看,4月通胀率下降0.1%,而分析师预期为下降0.2%。
尽管整体通胀降温略超市场预期(经济学家此前预估为1.6%),但更令市场紧张的是加拿大央行偏好的核心通胀指标出现加速: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后的CPI中值和修正值分别升至3.2%和3.1%,升至央行核心目标区间(1%-3%)的上限。
这一“剪刀差”现象使得6月4日即将公布的利率决定更具悬念。这组数据是加拿大央行在6月4日公布下一个利率决定前倒数第二项重要经济指标。加拿大统计局预计将在5月30日发布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自去年6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已连续七次降息,直到4月16日暂停,并表示若有必要将果断出手以遏制通胀。
今天的报告显然让市场出乎意料。数据公布后,加元应声上涨约0.1美分,升至71.80美分以上。而债市反应更为剧烈——加拿大两年期国债收益率(高度敏感于央行政策)飙升近10个基点至2.63%;相比之下,美国两年期收益率几乎没有变化。
根据LSEG的数据,东部时间上午8:30数据公布后不久,掉期市场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隐含概率如下:目前加拿大隔夜利率为2.75%。尽管加拿大央行通常以0.25个百分点为单位调整利率,但信贷市场上的隐含利率更加灵活,随时在变动。表格右侧显示的是未来不同利率变动的概率百分比。
整体来看,市场对6月4日降息的隐含概率已跌破50%,但交易员仍预期在今年年底前还将有一到两次降息。
Rosenberg研究:通胀超预期,央行陷入“政策盒子”
Rosenberg Research创始人戴维·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在报告中表示,4月的通胀数据对经济疲弱的加拿大而言“令人意外”。尤其在失业人数增加、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背景下,核心通胀仍上行,令人担忧。
他指出,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物价在过去五个月中有四个月上涨,反映出通胀压力具有广泛基础。其中,旅游服务价格环比上涨8.7%,娱乐和餐饮服务价格也有所走高——这些与“居家度假”趋势有关的类别正在成为新一轮通胀的推手。
“这无疑让加拿大央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他说。
凯投宏观:通胀顽固,但央行更担忧经济放缓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北美经济学家托马斯·瑞安指出,剔除油价影响后,加拿大4月通胀率已上升至2.9%。机票价格、汽车价格和食品价格均出现上涨,其中汽车价格受到报复性关税影响。
“通胀水平仍高于央行希望看到的区间,”瑞安称,“但4月的政策会议基调已偏鸽派,表明央行更倾向关注经济风险。”
凯投宏观预计,加拿大央行将在6月重启降息节奏,部分原因是近期疲弱的就业与房地产数据揭示美加贸易战正给经济带来实质性压力。
德斯雅尔丹银行:降息“箭在弦上”
Desjardins(德斯雅尔丹)集团宏观策略主管罗伊斯·门德斯(Royce Mendes)表示,尽管4月CPI回落主要因碳税调整和油价基数效应,但核心通胀的升温仍会令央行保持警觉。
不过,他也指出,取消碳税的影响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拉低公众通胀预期,从而缓解央行压力。
“我们预计,即将公布的民调会显示,年初以来通胀预期的迅速上升将出现明显回落。”他表示,这将为6月降息提供政策空间。
门德斯预测,加拿大央行将于6月4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并将终端利率从1.75%上调至2%,以应对当前尚未充分释放的经济下行压力。
市场展望:6月降息概率上升,但路径仍存变数
尽管整体CPI回落至近三年来最低水平,加拿大央行要想宣布“通胀目标达成”,仍需观察核心指标的进一步演变。若未来数周的数据能够印证通胀预期回落、就业持续走弱,不排除央行提前启动降息周期。
不过,若美加贸易紧张持续发酵,并带动商品与服务价格新一轮上涨,加拿大央行也可能选择继续按兵不动,延后宽松步伐。
随着6月议息会议临近,市场正密切关注央行态度是否发生转变。利率走向不仅关系到房贷支出,也将影响加元走势和家庭消费信心。
内容来源:https://financialpost.com/news/economy/bank-of-canada-dilemma-core-inflation-heats-up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markets/inside-the-market/article-how-todays-hotter-than-expected-inflation-report-has-shifted-market/
【声明】内容及图片整理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